近日,工業富聯正式發布了十大數字化轉型標桿案例,重點聚焦于‘批量制造燈塔工廠’的實踐探索,為制造業企業提供了可借鑒的智能化升級路徑。這些標桿案例覆蓋了多個工業領域,其中經緯編布銷售行業成為典型應用場景,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了生產效率與市場響應的雙重提升。
在經緯編布制造環節,工業富聯通過部署物聯網、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系統,構建了柔性生產線。工廠能夠實時監控設備狀態、優化生產排程,并自動調整工藝參數,大幅減少了人工干預和物料浪費。例如,在某個燈塔工廠項目中,經緯編布的生產周期縮短了30%,產品不良率下降至1.5%以下,同時能源利用率提高了20%。
銷售端則借助數字孿生和供應鏈協同平臺,實現了從訂單接收到交付的全流程可視化。客戶可以通過云端系統實時追蹤訂單進度,而銷售團隊則利用數據分析預測市場需求,精準調整庫存和促銷策略。這一轉型不僅提升了客戶滿意度,還幫助企業在競爭激烈的紡織市場中保持了領先地位。
工業富聯強調,批量復制燈塔工廠模式的關鍵在于標準化模塊與本地化適配相結合。企業無需從頭開發系統,而是基于成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,快速部署智能設備與管理工具。未來,工業富聯計劃與更多經緯編布企業合作,推動行業數字化普及,賦能中國制造向‘智造’躍升。